为什么现在大家都不吃味精了,大家知道为什么吗?

我们每天都在使用味精,但一直以来我们对味精都存在争议。有关部门审核显示,味精在食品的使用“没有限制”,无需担心其安全问题。但与此同时,一些关于味精的安全隐患问题却频频出现。

 

 

15090750018084.jpg

调查显示,中国成年居民味精消费与超重有一定的关系。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对中国1万名成人的饮食习惯进行了5.5年的跟踪调查。结果显示,与每天摄入味精量少于0.5克的人相比,摄入超过5克的人,5.5年后超重或肥胖的机率比前者要高30%。

 

15090750016483.jpg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味精到底对人体有没有危害?首先介绍一下味精的成分:味精是调味料的一种,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,主要作用是增加食品的鲜味。我们每天吃的食盐用水冲淡400

倍,已感觉不出咸味,普通蔗糖用水冲淡200

倍,也感觉不出甜味了,但谷氨酸钠盐,用于水稀释3000倍,仍能感觉到鲜味,因而得名“味精”。

味精的优势在于:

味精对人体没有直接的营养价值,但它能增加食品的鲜味,引起人们食欲,有助于提高人体对食物的消化率。味精中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,具有治疗慢性肝炎、肝昏迷、神经衰弱、癫痫病、胃酸缺乏等病的作用。

 

15090750016120.jpg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但是,谷氨酸钠,在人体内可分解转变成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。味精摄入过多,可能会导致人体中各种神经功能处于抑制状态,出现眩晕、头痛、肌肉痉挛等症状。味精中含有钠,过多摄入还可能导致高血压。

味精的营养与价值

1.增加食品的鲜味,引起人们食欲,有助于提高人体对食物的消化率; 2.

味精中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还具有治疗慢性肝炎、肝昏迷、神经衰弱、癫痫病、胃酸缺乏等病的作用.

味精可以增进食欲,增加人体对食物的摄入量,尤其对食欲不佳或需要增加进食量的人来说,适量摄入味精是不错的选择。味精里含有的谷氨酸,是人体需要的氨基酸,肠道吸收率较高,有一定的营养价值;而且,谷氨酸能与血氨结合,形成对机体无害的谷氨酰胺,从而解除组织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氨毒性作用,所以对肝功能不好的人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15090750012620.jpg

健康隐患

当摄入味精过多,超过机体的代谢能力时,就会导致血液中谷氨酸含量增高。该物质在脑组织中可转变成一种抑制性的神经递质,使人体各种神经功能处于抑制状态,结果出现眩晕、头痛、嗜睡、心慌意乱等一系列症状,其严重程度也因人而异。但这一般是不需要治疗的,只要多喝水,休息一下,症状就可自行消失。味精中含有钠,因此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压、肾病、水肿等疾病者应少吃味精。

 

挑选妙招

应尽量选购知名品牌、大企业的产品,可从产品名称、配料表和谷氨酸钠含量来判定产品是纯味精(无盐味精)、含盐味精或者特鲜(强力)味精,尽量使用谷氨酸钠达到99%的纯味精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优质味精与劣质味精

优质味精颗粒形状一致,颜色洁白有光泽,颗粒间呈散粒状态,稀释至1:100的比例口尝仍感到有鲜味。

劣质味精颗粒形状不统一,大小不一致,颜色发乌发黄,甚至颗粒成团结块,稀释至1:100的比例后,只能感到苦味、咸味或甜味而无鲜味。

真味精与掺假味精

常见的味精掺假物主要有食盐、淀粉、小苏打、石膏、硫酸镁、硫酸钠或其他无机盐类。

 

真味精呈白色结晶状,粉状均匀,手感柔软,无粒状物触感,有强烈的鲜味。

假味精色泽异样,粉状不均匀,摸上去粗糙,有明显的颗粒感,若含有生粉、小苏打,则感觉过分滑腻。如果咸味大于鲜味,很可能是掺入食盐;如有苦味,可能掺入氯化镁、硫酸镁;如有甜味,表明掺入白砂糖;难以溶化又有冷滑黏糊之感,表明掺了木薯粉或石膏粉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吃得明白

味精添加应适量。每道菜添加的味精不应超过0.5克,每人每日摄入量不超过6克。

味精最好在每道菜出锅时再加入。我国居民做菜时间一般较长,较长时间高温加热会导致味精产生苦涩感。当菜肴快出锅时,温度降至70~90摄氏度,恰好是味精溶解的最佳温度,鲜味也最浓。

 

低温使用时,应先用温水化开。因为味精在低温下不易溶解,所以制作凉拌菜不能直接加入味精,且粉状味精比晶状味精容易化开和搅拌。和馅也是同样道理,但是馅料做成包子、饺子后,经长时间高温煎、炸、蒸、煮,也会导致味精变性,所以馅料最好不要加入味精

 

喜欢这篇文章吗?立刻分享出去让更多人知道~